【两会农业】12位代表、30多份涉农精彩提案,未来农业农村可期(独有梳理)

发布时间:2021-03-08 浏览次数:696 来自: 杨凌绿阳高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前段时间,2021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农业再次成为焦点,其中,种业创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产业和热点被提及,2021年中国农业或将引来新的起点。

这2天“两会”拉开序幕,农业企业家、新农人、农村创业者为中国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出谋划策。

就农业产业、农村、农民、乡村振兴、乡村产业....等热点话题,热点人物,农业行业观察做了一次深度整理,一起来飨食各位农业老板与创业者,或许我们能从这些代表们提案、话题中发现未来农业农村的机会。

(排序不分先后)

1、农业农村部唐仁健部长: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行动计划 打赢种业翻身仗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两会”的部长通道上表示,在确保粮食安全上,我们的种子在很大程度上国内能够满足,外资企业和外国进口的种子分别占比不到3%和1%,但和发达相比还存在差距,现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打种业翻身仗的行动计划。

2、刘永好代表:“猪芯片”、“万企兴万村”、“一公里”等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将向全国两会提交六份提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注意到,六份提案中有五份与农业农村密切相关,包括人才培育、生猪产业、企业帮扶、冷链运输等方面。

在种猪“芯片”问题上,刘永好建立真正掌握“猪芯片”核心技术、产学研育繁推融合发展的“中国瘦肉型良种猪”商业化育种体系。尽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以“企业先投入、补一半”原则鼓励种业企业积极投资发展种猪研发、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合作等攻关项目,在具备相关能力的的情况下申报攻关育种项目,按照相关标准评估确认后给予补贴。并对核心育种场、保种场提供非瘟防控用地支持,保障祖代种猪场的生物安全和运营能力。还要鼓励种业企业多种形式的合作“引技”、“引智”结合,奖励跨行业跨国攻关“猪芯片”的紧缺人才。

在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上。刘永好认为,首先,发起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倡议,鼓励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其次,发挥财政资金投入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搭建乡村振兴公益平台群,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刘永好表示,农产品出村的“一公里”问题,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难啃的骨头之一。建议按照特色农业规划进行数字化产地仓建设,并通过政策倾斜培育一批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同时增加城市中转冷库建设用地规划,推动冷链流通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3、赵雨森代表:发展智慧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升级

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代表就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升级提出建议。他认为,应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着重发展智慧农业,节约,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粮食品牌形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赵雨森建议: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智慧农业发展战略地位,以政策杠杆撬动效益农业,强化投入保障,建立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营的参与机制,将公益性补贴和市场化运作有效结合,完善多元投融资渠道机制。

二是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完善资源数据库,形成多部门联动、一站式服务模式,利用大型电子商务公司以及云计算,构建农产品多元化信息与交易平台。

三是以优势农产品期货交易平台为基础,结合土地流转、农业信贷、保险、融资租赁、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智慧农业金融服务,建立级智慧农业土地金融中心,打造土地流转和优势农产品金融服务中心。

四是建立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以智能服务、生态农产品全产业链订单式管理、旅游、三产融合为盈利模式,实现耕种作业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示范。

五是在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以智慧农业研究院等为建设项目,引入国内智慧农业专家和人才,建设智慧农业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为智慧农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马化腾:引导互联网科技与智慧农业“同频共振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即将召开的2021年全国人代会上,他拟提交多份书面建议,涉及乡村振兴、数字治理、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等领域。

据悉,今年,马化腾在《关于积极利用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享发展的建议》中提到,调查显示,没有特色产业、缺乏人才,是农村网民认为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网民对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诉求迫切,超过九成网民希望尽快在农村推广互联网技术。而在农村数字化方面,农业生产设施、医疗设施、公共基础生活设施等,是农村网民希望得到智能化改进的方面。

同时,马化腾建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针对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和乡村治理基层骨干,加强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业技能培训;在乡村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的“数字化”领域,系统化推广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乡村特色等平台;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等。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代表带来了6份提案,涉及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包括碳达峰、种子开发与耕地保护、物流数字化、医疗器械企业上市科创板、医疗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和国产信创软件政策保障。

在三农问题上,沈南鹏提案如下:

建议如下:

一、 引导电商企业发展农业业务,推进县域电商服务站建设

发挥农业、商务部门牵线搭桥作用,组织、引导电商企业,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专项对接等加强农业业务建设,扩大线上农产品合作销售;

第二,地方财政对电商铺设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按覆盖率梯度补贴

二、 支持开发地方特色品种并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促进本土种源保护和良种选育

建立濒危、地方品种育种保护区,借鉴国外“社区支持农业”(CSA)方法,农户种植特色地方品种农产品,政府支持地方品种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电商负责产销对接;

第二,设立专项,支持科研院所、种企、电商共建商业化育种中心,改良濒危、地方品种,电商以消费数据辅助良种选育项目决策,加速选育消费端喜爱、种植端的突破性新品种三、 支持参与农产品种植标准制定,利用大数据促进耕地用养平衡

发挥电商市场信息优势,支持电商和地方农科院联合发起农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申报,引导农户展开种植标准化改造,推进基于消费需求拉动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第二,依托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探索共享涉农公共信息(土壤、气候、光照等)和电商农产品信息(特色品类、成熟周期等),集成环境采集、灾虫预警、水肥药一体等应用,提高耕地利用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

四、 支持智能化适农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推广节本业“工具箱”

支持电商联合农业科技公司申请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加速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物联网相关设备农业应用的试验鉴定,适时商请农业部和财政部将其纳入农机产品购置补贴范围;

第二,鼓励市县农业推广机构与电商合作,试验推广适用小农生产的低成本检测、探测、微型农机等手持设备,用智能手段提升农业种植效率和效益。

6、杨国强代表:聚焦乡村振兴、海外大农业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代表带来了四份提案,分别为《关于发展职业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提案》、《关于积极布局海外大农业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提案》、《关于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以及《关于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

在《关于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中,杨国强表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续工作将转移到推进乡村振兴上,而乡村振兴的是产业兴旺。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地区产业门类不全、规模不大、品牌效益不强,再加上缺乏城乡流通的桥梁,导致农产品“出村进城”困难,农村产业发展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

在《关于积极布局海外大农业,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提案》中,杨国强称,现阶段,国内土地资源有限,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而“一带一路”沿线拥有广阔的可耕土地,蕴藏着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中国农业企业完全有能力“走出去”,大力拓展国外农业投资市场,为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7、俞学文代表:建议提升农业“一公里”数字化

浙江省武义县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代表,履职10多年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作为农民致富带头人,他今年建议提升农业“一公里”数字化水平,打通产供销通路。

通过长期调研,俞学文发现中国农业面临产业结构不稳定、产销不对接和品牌化缺失等难题,“很多时候,种植户面临今年种了很多但明年卖不出去的情况,产能过剩,没有品牌,好产品卖不上价格,急需要借助电商平台发挥优势,打通产供销通路、建设农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他建议加快农业产供销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和新零售企业,通过线上、线下专区多渠道拓展农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振兴地区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标准化建设,鼓励农户、合作社、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产业共同体。

8、张传卫代表将目光聚焦于通过能源转型助推乡村振兴

图片

作为能源领域代表,今年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代表将目光聚焦于通过能源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的话题。

张传卫指出,当前的农村能源供给,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结构、品质上,都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收入低的农民群体,却在消费贵的能源。要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要求,清洁新能源发展空间巨大。”

张传卫建议,风光能源应该成为农村鼓励和加大加快开发的清洁能源,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能源。新能源开发建设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创新的经济收益模式,通过乡村绿色低碳能源贡献中国“碳达峰、碳中和”。

杨凌绿阳

杨凌绿阳


杨凌绿阳高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专营 英雄之菜 预制菜 前置仓 供应链 绿色金融 进出口贸易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3772000723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杨凌绿阳高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持: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9993号-1